欢迎访问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在校生| 教职工| 校友| 访客| 南华大学信息门户

学院新闻

于涛副校长为2023级研究生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人工智能在核工业中的应用”



2023年09月18日  编辑:文/图:朱琳 曾永艳  审核:核科学技术学院
点击:[]

9月15日下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于涛以“人工智能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为题,围绕人工智能与核工业领域结合应用的探讨与思考,在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学术报告厅为我院2023级研究生全体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于涛副校长指出,在新一轮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下,核工业已逐步开启与人工智能发展融合的进程,核人工智能有望重塑核工业发展的新格局。当前,核技术应用产业与核医疗、安检安保、放射性同位素制品、辐射灭菌消毒等诸多制造业领域紧密相关,是支撑核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柱,人工智能与辐射成像技术、背散成像技术、视觉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为核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此外,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发电效率、优化控制策略等方法可使得核能的经济性与功能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和增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支撑技术,根据核能领域应用场景和边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核工程问题的最佳适配是实现人工智能与核能融合的关键所在。

于涛副校长强调,核工业领域智能化顺利推进的关键在于其有效的融合适配,应由核行业人员来主导核工业智能化进程。培养和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工智能人才是核工业智能化的重中之重。在人工智能技术与核能行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严重缺少以核能产业智能化需求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核工业智能化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将持续存在巨大缺口,亟需构建核工业智能化人才培养体系,以保证为后续核工业发展持续输送高质量、高水平的核工业智能化人才。

于涛副校长表示,以“人工智能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为题讲授开学第一课的目的是期待引起研究生新生们的共同思考,促进人工智能与核工业的跨领域深度交叉融合,进而实现人工智能对核工业的深入赋能。他寄语所有新生基于已有的核专业学科基础,通过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与核能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更加通用、更加综合、更加融合的人工智能学习和科研新模式,建立“AI+科研”的交叉专业创新新范式,为实现我国核工业的智能化成功转型贡献青春力量!

报告引起了研究生新生们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踊跃提问,于涛副校长对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上一条:国家核应急宣传和培训基地成功举办第四期国家级核应急救援力量培训班

下一条:核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023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