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华大学“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核”星闪耀志愿服务团、“稻花香下承‘核’梦”暑期实践服务团等团队分别在郴州市安仁县永乐江镇长潭村、衡阳市衡南县城关第二小学、衡阳市衡东县南湾乡等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磁约束核聚变科普之旅,为乡村孩子们点亮了科学梦想。

在安仁县长潭村,志愿者通过核聚变系列展板、《CN-H1仿星器--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装置》、《托起明天的太阳》科普图书和核科普PPT演示,向孩子们讲解核聚变原理和仿星器装置。志愿者们用展板与动画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示了磁约束核聚变的基本原理、大科学装置的“神奇”。

在衡南县城关第二小学的科普课堂上,志愿者们以“切黄瓜”的趣味实验开场,通过“搭积木”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原子结构。孩子们亲手搭建“原子聚变模型”,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

在衡东县南湾乡早集市场,志愿者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给小朋友们发放科普绘本、拼图套装。围绕“核能发电原理”“清洁能源应用”“双碳目标”等主题与儿童互动交流。

“原来‘人造太阳’的能量是这样产生的!”孩子们举着《托起明天的太阳》科普绘本兴奋说道。这场磁约束核聚变科普之旅,用生活化的语言和互动实践,让深奥的核聚变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乡村孩子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