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复杂的实验器材,只有彩色的气球、绑带和一片欢声笑语的操场。11月1日下午,南华大学“稻花香下承‘核’梦”支教团队在衡阳城关小学,用一场精心准备的户外趣味活动,为支教回访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气球传递、两人三足……简单的游戏不仅让孩子们的笑声如风铃般回荡校园,更在志愿者与孩子的并肩协作中,悄然架起了一座心与心相连的温情桥梁。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便用细节铺陈温暖。他们提前布置好场地,准备好各色道具,以灿烂的笑容迎接每一个孩子。在“背靠背运球”环节,孩子们与志愿者两两结对,小心翼翼地将气球夹在背后,侧身迈向终点。现场,有的组合默契十足,步伐一致;有的则状况频出,气球不慎滑落。而每当此时,总有志愿者蹲下身来,微笑着鼓励:“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耐心与安全感,在一次次搀扶与击掌中无声传递。
随后的“两人三足”比赛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跑道之上,“大朋友”与小朋友紧紧绑住脚踝,喊着“一二一”的口号协力前行;跑道之旁,其他志愿者化身“安保员”与“啦啦队”,一边贴心护航,一边奋力呐喊。当有孩子不慎失去平衡,志愿者们总是一个箭步上前,扶住小小的身影,并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当组合冲过终点,清脆的击掌声与欢呼声便是最好的奖励。“哥哥,下次我们还要一起玩!”孩子稚嫩的话语,是对这份陪伴最直接的肯定。

此次户外趣味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更成为志愿者与小朋友之间情感沟通的纽带。支教团队成员表示,支教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孩子们传授知识,更在于用陪伴给予他们温暖与力量,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收获快乐。通过这样的互动活动,志愿者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据悉,此次回访活动由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成长辅导室推动,它不仅延续了支教的初心,更深化了志愿精神的内涵。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用陪伴点亮童年”的信念,用多元化的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快乐与力量,让这份温暖在支教路上绵延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