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暖,情系童心。2025年11月1日,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稻花香下承‘核’梦”团队重返衡南县城关小学,开展“三下乡”支教回访活动。此次回访不仅是对暑期支教成果的总结与深化,更以“延续真情、传递精神”为主题,为乡村儿童带去温暖与关怀,续写了一段关于陪伴与成长的动人篇章。

活动中,衡南县城关小学刘晓强副校长出席并致辞。他热烈欢迎支教团队的再次到来,并对暑期支教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刘校长指出,暑期支教不仅有效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更为留守儿童带来了知识与陪伴的双重滋养。他表示,期待未来与团队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随后,“稻花香下承‘核’梦”团队队长张光地对暑期“三下乡”支教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据介绍,团队创新采用“基础课程辅导+核趣味科普+心理陪伴计划”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打造多元成长课堂。除常规课程外,还开设了双语教学、创意彩绘、排球运动等特色内容,积极践行“五育并举”理念,全面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与能力。支教期间,团队的暖心事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儿童的成长需求与情感呼唤。

仪式最后,城关小学为在暑期支教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这份荣誉,既是对个人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团队“以爱育人、以情传薪”理念的认同。获奖志愿者纷纷表示,将把这份责任与热爱延续下去,持续投身乡村教育志愿服务,以青春守护童心,用行动点亮未来。

从盛夏蝉鸣中的初见,到金秋暖阳下的重逢,“稻花香下承‘核’梦” 团队以行动践行初心,用真情传递温暖。此次回访不仅为暑期支教画上圆满句号,更开启了高校与乡村协同育人的新起点。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核科普+乡村教育+心理陪伴”特色模式,推动支教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让知识的种子随四季生根发芽,陪伴更多乡村学子勇敢追梦、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