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首页 | 中心简介  | 实验教学 | 实验队伍 | 体制与管理 | 设备与环境 | 实验室特色 | 资源共享 | 联系我们 
 
 
 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实验教学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视频 
 实验教学中心荣誉 
 
 
 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教材 
 教学案例 
 教学效果与成果 
 
 
 队伍建设 
 队伍结构状况 
 队伍教学科研状况 
 
 
 管理体制 
 信息平台  
 运行机制 
 
 
 仪器设备 
 维护与运行 
 环境与安全 
 
 
 实验室特色与优势 
 核动力奖助学金 
 科普基地 
 
 资源共享 
 多媒体课件 
 实验室开放 
 
 
当前位置: 核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正文
1.学生学习效果

  中心”坚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定位,充分调动和有效利用“中心”的人、财、物资源,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社会实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系统的实验教学,规范化的管理及严格的考核和考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系列教学改革尝试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改变了学生长期以来被动、刻板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学习方法也大有改善。如:自主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教学平台,多姿多彩的实验项目丰富了学生训练的内容,互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增强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性,环环相扣的成绩评定办法激励学生阶梯式成长,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规章保障了正常教学秩序。 
  通过科研实验和创新实验项目的训练,学生查阅资料、课前预习、课中记录、课后小结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团队讨论等良好学习习惯都有了很大提高,学生能够主动预约进入实验室,能够与指导教师进行一些专业深层次的讨论。 
  (2)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基本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不轻易批评学生,保护其个性创造的积极性,为学生尽量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掘潜能的环境。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展示,能力得以提高,而且逐渐养成“敢于批判和独创”的创新思维习惯。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许多创新方案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常常令教师感到惊奇和赞叹。通过课内、课外的多层次创新实验训练,学生体验到创新过程充满挑战和激励、克服一个个障碍的喜悦、探索未知领域的乐趣,以及取得胜利的成就感,使得学生逐步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并逐渐具备了把方案物化为现实的能力。 
  (3)坚持优良的教学传统,训练了学生的专业实验能力 
  “中心”坚持“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教学传统,注重各层次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实验不死抠学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完成实验任务,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成实验的学生,可在课余时间利用实验室开放继续完成实验,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实验的训练。毕业论文坚持一人一题,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对学生提出的实验要求不厌其烦地帮助解决,并在学生实验方案设计上给以悉心指导,不分分内分外。 老师的吃苦耐劳精神对学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了“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南华精神是南华毕业生立足社会之本。我们的毕业生离校后,提起我们的实验教学,总是赞不绝口,对老师由衷感谢。使得我校核专业毕业生50年来获得各用人单位一致的评价是:能吃苦,动手能力强。

 

2.教学成果及获奖

  “中心”与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学院联合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并通过一年一度的核科技节带动了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参加“中心”核科技创新实验项目非常踊跃。
  近三年来,学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27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8篇)。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26项,其中省级以上13项。
  近三年核类专业有223名学生参与实验中心专(兼)职教师的科研项目,并以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式承担了相关课题中的理论计算、实验研究、软件仿真、模拟计算等任务。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研究课题25项,其中省级课题14项。2010年起中心自筹资金设立了创新基金,近三年资助本科生科研项目124项,其中31项完成结果为优秀。


 

3.示范与辐射作用
  (1).中心的建设经验和成效为校内其他学院的教学实验室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内交流互动,为其他学院的实验中心建设提供了人员培训、内容体系、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一些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建立起来的涉核新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中心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2).中心在整合全校特色学科专业群实验教学资源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为国内其他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通过多年努力,中心在实验条件及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高校核学科教学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中心先后接待国内外办有核专业的20多所高校的考察访问及实验室建设的咨询和指导,包括日本名古屋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湖北咸宁学院、湖南环保职业技术学院等。
  (3).参与“教育部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所有会议和全国核学科院长、系主任联络会,并每次在会议上作学科专业和实验室建设经验的主题发言。学校在国家核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培养方案(计划)制定方面作出了贡献,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兄弟院校的一致认可,因此,教指委在南华大学举办了“教育部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全国核学科院长、系主任联络会”,与会的教指委委员、40多所高校的院长(系主任)或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处长(部长)在参观我校核工程类实验教学实验室后一致认为:本科实验教学条件非常好,实验室建设经验值得借鉴,自主开发的一批教学科研设备令人印象深刻。近几年,开设有核类专业的高校纷纷到我校参观学习。
  (4).通过技术服务和培训,发挥了独特的社会服务职能。依托中心师资与仪器设备资源优势,开展核医学、辐射监测与评价等技术服务和相关人员培训。其中“χ-γ个人剂量”这一项目面向湖南省医疗、企业系统开展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服务约15000人次;开展对中核集团湖南桃花江核电员工的岗前培训、江苏核电“订单+联合”人才培养和其他类型继续教育等共计4000余人次;2010-2012核能产业湖南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培训300余人。
  (5).利用特有的核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业文化教育资源,发挥了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作用。南华大学具有五十多年的核类专业办学历史,军工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核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业文化教育资源丰富。2009年10月,南华大学首批列为“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该基地由核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铜像、原子弹试验总指挥张爱萍铜像广场、军工文化展室等组成。学校和中心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学生团学会利用该基地开展“核科技文化节”和“两弹一星研究会”活动,向社会宣传普及核能的和平利用和辐射防护安全知识,解读“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传播国防科技工业和核工业文化,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军工文化氛围。每年接待入学新生、核类专业的认知实习学生、衡阳市部分中学学生、部分外单位来访人员等参观8000人次以上。衡阳市第八中学科协组织会员参观本实验教学中心后总结认为:“本次参观丰富了八中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意识,满足社团成员的科学求知欲,提高了对核物理的兴趣以及对我国核科技发展水平的认知程度,为学习多角度认识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培养正确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上了一堂精彩的实践课。”
关闭窗口
 
南华大学核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版权所有